top of page

青葉文學部
門外挺立的一樹,一本愛說故事的和風生活小誌


【流行之神 延伸閱讀】
社會心理學家Sherry Turkle發現:為獲得認同感,網民只敢分享大家都贊同的言論;政治家也不再勇敢面對真正的言論衝突。唯有找回真正的面對面溝通,才能建立出同理心、友情、愛情、學習力及生產力。


【流行.中毒:從語言學有趣解讀潮語現象】
網絡有句俗語:「Oh Japan, you never disappoint me.」日韓文化不但帶領了香港近半世紀的流行趨勢,在世界舞台上亦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促使一個個流行關鍵字的誕生。


【TREND IS GOOD? #流行關鍵字】
流行關鍵字,標誌、概括著一時一地的話題重心。互為表裡,符號本身,亦同時是輿論的全部。話題宛如流川,上瀑終有天下游,永恆只在當下一瞬。議題會過氣,唯流行不滅。春去秋來,追,還是不追?


【台中,有你吃不完的早餐】
想知今年台中有甚麼最「夯」美食?識問一定是問當地人。本回我們訪問了人氣美食 Blogger 藍色起士,原來她已經在台中推介美食上十年了!提到早餐,她就向我們介紹最近發現的胖丁碳烤三明治,來看看她怎說吧。


【速寫台中!帶著畫筆去覓食】
每個人身邊總有一、兩個戀台又哈日的朋友。若然你不解他們何以如斯眷戀,只因你還沒有認真走進那些橫街窄巷,融入當地文化,慢下來細味小城小事小確幸。


【舞者桑吉加 漫談香港的《後感性‧實相》】
實相、虛相,真真假假,猶如戲劇般每日於我城上演。佛家愛用比喻;今次藏族編舞家桑吉加在新作《後感性‧實相》就以舞蹈為介、線條為形,勾勒出一體千面的都市眾生相。


【藝術家 玩泥沙】
海洋公園年年暑假都辦夏水禮降溫,今年就從沙出發,邀請美國沙雕大師 Ray Villafane 來港獻技,借香港之水土建築夢幻沙城。藝術家玩泥沙,非同小可!


【澳洲有座「廟街二十三號」】
澳洲藝術家Joshua Smith最近以廟街為主題製作的1:20唐樓微縮模型 “23 Temple Street”。簡單一個門牌號,原來承載著一份舊區情意結。


【發覺五月:序】
法國人珍重五月,出於他們對氣候變化纖細敏感。春回大地,一洗嚴冬之肅殺納悶。這是感受生命熱度之時節。這是發覺五月美好之時節。


【視之發覺|居港法藉攝影師的《法國五月》】
從小在法國巴黎長大的Romain,來港後執起相機,四出遊走,捕捉抬頭仰視的幕幕風景。「對我來說,天空代表著希望。」香港,仰望更好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