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彩色複印》:生活の備忘】

  • Writer: 1chiki aoba
    1chiki aoba
  • May 31, 2017
  • 4 min read

「一份文件、一張證書、一張門票、一張單據, 有的珍而重之;有的卻被漸漸遺忘。 紙上記載的,是生活的備忘、是存在的憑證。 來讓我們翻閱、複印及收藏。」──Dirty Paper

回憶不可複製,但承載回憶的紙本可以。兩個男生,二十八歲,挑選二十八張珍藏的紙品單據,節錄人生中二十八個段落,透過手繪複製悉數重現。驀然回首,再微不足道的,已成為最重要的小事;看不透的得失,也在歲月流逝中浮現出答案。彩色複印,是一代人對集體回憶的凝視與致敬。

《紙曰:紙在生活中的蛻變》 《彩色複印》為Dirty Paper按早前展覽《紙曰》的主題而繪畫的作品,驟眼看來與真品無異,其實每一張都是人手以木顏色重新繪製而成的複印品。呼喚集體回憶的同時,也重新思考紙張在生活中的位置和價值。

時序總覽 俯瞰人生 上一代人流行寫日記,現在就以片斷式的網誌為主,我們都熱愛為生活備忘,而Dirty Paper的阿立和阿強,就發現即使你不主動記錄,生活中還是會充斥著大大小小的紙張,成為不同故事的歷史憑證。「很多香港人都有收藏電影票尾的習慣,我們就連一些證書、機票和收據都不捨得扔掉,始終對紙有份感情。」

兩位年輕插畫師年紀尚淺,但積存下來的紙本單據經已多不勝數。重要至出世紙,輕如一張地圖,代表的可能只是小事一樁,但當這些碎片同時鋪陳出來,按時序排列,就構組成一幅過去的總結,歸納出個人成長與環境變化。「出世紙上有地名,童年時獲得的針卡、證書等等都圍繞我們的社區。長大成人後,開始會有機票,帶領你出走離開,又會從外地獲得新的紙張帶回香港。」一路上,我們從無間斷地收集著紙品,紙張無形中記錄了我們成長的每個階段,同時間為香港的時代變遷立下註腳。

Dirty Paper 由陳惠立和丘國強於2010年組成,作品圍繞回憶、自身經歷或身邊種種荒誕的事情,透過繪畫呈現。曾於畫廊舉辦展覽及於聯展中展出作品,包括《你在煩惱甚麼》、《Young Talent Hong Kong》、《富德樓開放日》及《過去式》。作品由畫廊及私人收藏。 Website:www.dirtypaper.hk FB: @dirtypaper.hk

因為這一張紙,我會永遠記得你 28張被選中的紙品珍藏,揀選的過程原來是感性主導。「我們沒有一個準則,因為回憶是很個人的事,只有自己才最清楚當下的感受,以及那件事予你的重要性。」阿強認為偶有殘缺、泛黃的紙張承載著一份情感,在觸摸細看的過程中,就會令人自然聯想起某段經歷。「作品中有一張是小學陸運會的參與證書,猶記得當時在比賽前夕自己貪玩受傷,最終連累隊友落敗,雖然不是甚麼風光事跡,但卻是我獨一無二的兒時經歷。」

「看到紙的當下,就像四目交投一樣,你揀選紙,紙也揀選了你。」阿立順著個人的直觀感覺而行,積極發掘紙本背後的故事。「有次我在日本旅遊途中患病,人生路不熟,就向酒店職員求助,那位日本人不諳外語,於是列印出附近地圖,親手繪畫路線和地標,指引我前往最近的診所求醫。」這一張手繪加工過的地圖,就成為了阿立在旅程中最意想不到的紀念品。

紙上餘溫:褪色和摺痕 很多人看了《彩色複印》後,都對作品的像真度讚不絕口,忠實呈現出舊紙張的質感。這是因為阿強和阿立不單只是臨摹字體,連紙的厚薄、褪色和摺痕都列入複印的範圍之內。「以前或不以為意,但原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紙就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學校文書用的紙大多是油印紙;戲票會偏厚,熱導字體會隨時間而褪色;購物的單據就會較輕薄透光。從素材本身就能猜測到紙的用途。」

除了紙種,後期的人為使用亦會為紙張增添一張額外的痕跡。「長期放銀包的覆診卡和電影票尾會較易褪色;公開考試期間,學生需拿著準考證到處應考,紙張開開合合,留下深深的十字摺痕。」人留在座椅上的餘溫不過維持數分鐘,人使用過紙張的痕跡卻將永存於紙上。這些人文餘溫,今次就在Dirty Paper的巧手複印中一併呈現出來。

Dirty Paper直言精準度非他們的首要考慮,有時更會故意造出差異,依照當下的心情和感受去書寫。就好像回顧過去時,回憶的片段往往都是失真而零碎,主人翁亦會以成長後的視野重新審視回來,建立新的體會。

無法Undo 常說實體紙本傳播困難,印刷出來更不能隨時修改更新,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經常以紙張為創作媒介的Dirty Paper,坦言寫在紙上不可徹消,感覺更實在。「起初複印準考證時沒想到那麼多,就寫上自己的真名。後來想到人人都有公開考試的經驗,為了讓觀眾都能代入,於是在姓名欄上塗上一個看似不相配的白格。」

阿立認為這個白格不是一個瑕疵,而是故事的一部份。「如果今天是在電腦創作,大概一鍵就能刪除錯誤(Undo)。但是實體紙張就一定會留下些許人為痕跡,這些痕跡豐富了這張作品的內容,就像人生中發生過的事情雖會隨年月而淡化,但絕對不會徹底消失。

無以名狀的實在 當初有人問我們,為何不直接把這些紙品單據掃瞄入電腦,把紀錄全面數據化。事實上一張紙有實體、有重量、有質感,除了提供資訊,觸摸紙張亦令人別有體會,這些都是隔著屏幕看照片不可比擬的實在感覺。《彩色複印》不單是為了紀錄,而是希望能觸摸過去得來的種種紙張,透過凝視和研究,感受每一張紙本憑證的一筆一劃,重新回味一次那段過去。

TEXT:一樹 PHOTO:Nick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