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是古非今:台灣藝術家玩轉古畫】

  • Writer: 1chiki aoba
    1chiki aoba
  • May 26, 2017
  • 4 min read

在今年三月Art Central的藝術饗宴中,名畫、國學鋪天蓋地登場,芸芸作品當中,唯獨有幾幅「異類」,令人一頭霧水。羅馬人抽扭蛋、歐洲農民開辦流水宴、傳統廟會湧現中古庶民,同樣有著古典優雅的畫風,繪畫的卻是跳Tone穿越的奇趣畫面。你懷疑自己的眼球出錯,這卻不是惡搞二創,而是台灣藝術家盧昉的拿手戲:出古入今,玩轉古畫。

跨境專訪:台灣藝術家 盧昉 現任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研究專長為古典油畫技法、油畫材料學。出生於台灣,遂留學海外再二度回流,複雜多變的成長環境為盧昉帶來不一樣的藝術視野,畫作均充滿著古今融合、跨地域文化共存的獨特性。 Website: www.lufang.com.tw

古今交集

盧昉的作品表面看來與一般古畫無異,但不消一秒,觀眾就會發現當中的端倪。機車群進駐歐洲教堂前,傳統廟會湧現中古庶民,少水服女高中生於古堡內自拍,鄉土台味混雜著歐洲古代的優雅氣息同時撲出,令人一時三刻分不清眼前為何物。盧昉解釋,這些古今交集的創作,源自他兩度離開台灣再歸來,以若即若離的微妙角度,再認同、再認識這塊土地的過程。

「一直到現在,所謂台味於我,還是有一份距離感。父母在中國出生,在台灣被稱為外省人;我居住在台北,卻不會說台語;過去對於台灣的通俗文化有些排斥,但長大後在國外待久了,開始認真的思考對自己成長土地的情感連繫,然而這時我才發現我竟然不了解它。」

矛盾只因生存著

單看他的作品,大家或會以為作者是一個嚴肅守舊的藝術學者,而事實上古畫只是他熱愛古典文化的其一面相,放下畫筆,他亦與時下的年青人一樣,有著手機不離身的前衛科技生活。

「小時候我曾懷疑自己是否生錯時代,我喜歡老東西,我學習過古樂,現在也選擇用古典繪畫的手法創作。在我內心深處,像是住著一個古老的靈魂。但從外在生活型態來說,我又是個當代宅男,喜歡窩在家裡在電腦上看新奇的電子產品及打電玩。」無分主次,盧昉的兩種自我同時以真實而虛幻的形態穿插交錯,恰如他畫作中的古今世代、東西文化一樣,矛盾地和平共處著。

「繪畫本身是中性的,改變的是解讀它的人。」──盧昉

《辦桌圖》

盧昉透露,他從未參加過台式傳統婚宴,過去也從不吃市場流動攤販的食物,但生活在台灣,就不自覺地把這些日常滲透至作品之中。「透過這些創作,我才切實地認識到這就是我的家、我的文化。」

大鼻子是誰?

在盧昉的畫作中常常出現的大鼻子,原來是他的個人投射。「2009年我從西班牙回到台灣時,藝術圈正捲起受日本動漫影響的卡漫風格藝術,帶給我很大的衝擊。於是我嘗試用古典手法去重新演繹卡漫,繪畫出這樣的自畫像。」誇張和扭曲的大鼻子錯配於寫實的古典油畫中,何嘗不是我們自身和環境間矛盾不相容的情感寫照?

騎著U-Bike 反征服西方文化

面對來勢洶洶的全球化,香港和台灣等亞洲地區都無可避免地走向西化,令盧昉感到可惜的是,不少城市在發展進步的同時,失卻了自身珍貴的文化傳統。「記得小時候我很喜歡爺爺的一件長袍馬褂,我當時好奇,為什麼現在的台灣人都穿的跟美國人一樣?為什麼大家都不再穿古裝連續劇裡那些服裝?現在我們過著西化生活,誰又能辯證這是最適切的模式?」

盧昉去年創作了一幅名為《文化的侵略》的畫家,畫中他策騎著U-Bike,率領機車大軍遠征歐洲中古世紀的帝國,正是他對西化的一種反思。「我們無法改變歷史,可能也無法很快的扭轉趨勢,但是我們是否能保有選擇的權力,這或許才是重要的。香港也好,台灣也好,都曾經被殖民過,這個特點也形成我們在文化上的特殊性。」地理上、經濟上的重要性,都可能因為環境局勢的變遷而改變,然而在地文化的獨特性卻永遠無法被複製及取代。

台灣的傳統是甚麼?

與很多視覺藝術家一樣,盧昉對城市的第一印象都由視覺畫面開始。「我喜歡歐洲人對自身傳統的認知和重視,許多古城至今仍保留原有風貌,即使是持有者也不能輕率改變它的外觀、材質和顏色。反觀自身的居住地台灣,這塊土地的值得捍衛的傳統在哪裡?」盧昉憶述起留學期間的經歷,曾經有兩年半沒有回家,回到新北市的老家時,他發現住家周圍的地平線都變了,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走錯路。「台灣曾經做過三個國家的殖民地,不同省籍的中國移民及原住民都聚集在這個小島上,造就了台灣變幻不定的多元文化。」或許這種變化無常,正是台灣不變的傳統。

香港,我沒有緣份的家

不少香港人也在中西交匯的環境中成長,平日跟家人朋友會說中文,工務上就以英語和西方模式進行,一言難盡的文化脈絡,與盧昉的複雜身份如出一徹,因而給他一份來自異地的共鳴感。「我的家族與香港充滿淵源,1956年我的祖父母帶著我父親從中國躲避一連串的政治鬥爭運動逃出來,第一站就是香港,之後到了澳門居住了一年多,後來才有機會到了台灣,據長輩描述,也是有相當的可能就在港澳這邊一直生活下去。」香港和澳門,對盧昉來說就像是個沒有緣份的家。

TEXT:一樹

PHOTO:Lu Fang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