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專訪】林奕匡:Work hard and work with your heart.
- 1chiki aoba
- May 31, 2017
- 6 min read
New Phase, New Phil 男孩與男人之間的分水嶺,並非是法律上定義的十八歲,而是三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三十與十八之間的最大分別,在於歷練與洗禮。跌跌撞撞中,曾經心猿意馬的,會學懂取捨;曾經迷失的,會認清真正盼望的目標,踏實耕耘。思緒沉澱下來,單從眼神就能透現出一個人的強大、堅定與溫柔。走過高山與低谷,現年三十一歲的林奕匡 (Phil) 接連迎來處男個唱和婚姻大事,霎時間,昔日高歌奮鬥的小伙子已準備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十年耕耘 苦樂參半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Phil,是透過《高山低谷》這首歌,那年是2014年。事實上,早在2008年Phil就隻身由加拿大來港發展,當時帶著的只是唱片公司的電話號碼,以及一個遙遙在望的音樂夢。後來天意弄人,簽約計劃泡湯,版權風波纏身,Phil切身地認識到唱作之路絕不平坦。經歷了好一段時間的低潮,縱使失望,但從不絕望。
「一直堅持,主要是因為不忿氣。」phil提到最深刻的一次,是從旁人口中聽到林奕匡不適合做音樂的蓋棺定論。「當下感到很失望、很乏力,但又認為只有實際行動才是最有力的反駁。於是我把這句話貼在睡房的牆上,每日提醒自己要爭氣。」爭氣,一個難以翻譯成外語的廣東俚語,承載著香港引以為傲的獅子山精神,竟然在外國回流的Phil身上忠實體現。破釜沈舟自有奇效,決心突破的Phil把低谷的陰霾轉化為創作主題,借陳詠謙寫的詞,坦誠地唱出不少人在社會上奮鬥拼博的心聲,成就名曲,亦為自己打響名堂。

轉眼間,由寄Demo向各大唱片公司毛遂自薦的Nobody,變成踏上台板感染千萬樂迷的「音樂人林奕匡」,十年耕耘,何嘗不是苦樂參半?「仍自覺很渺小,愈前進愈發現有更多的進步空間。」剛完成的處男個唱,包含了林奕匡很多個第一次,表演之餘,同時亦是一堂課。
「監製Edward Chan提醒我歌手開Concert要讓自己去到最盡,不能有所保留。起初我都拿捏不準,後來把心一橫,用盡整個舞台的空間,盡全力去玩、去唱,動用全身觸覺享受當下的氣氛。放開顧忌,才能與歌迷一同盡興。」雖然在音樂上經已有所成就,但Phil坦言,學習才剛開始。

2017新碟派台 Songs of Love林奕匡的最新專輯【Songs of Love】經已上架熱播中,收錄單曲《愛情小品》、《停止繁殖》及《難得一遇》。專輯首次採用全情歌名單,娓娓道來林奕匡生命裡最重要的愛情故事,簡單而真實,再一次擊中唱出戀人們對美好時光的憧憬和眷戀。
拼命成為香港人 最近香港再度掀起移民的熱議,香港人這個身份在某些人眼中,好像已不再值得捍衛。香港身份證乃港人與生俱來的附帶品,但對來自加拿大的Phil而言,卻是他花上七年時間去刻苦賺來的身份。「每年入境處都會問我,你為甚麼留在香港?你對香港有甚麼貢獻?以前會難以啟齒,但現在我有樂迷的支持,是他們授權我香港人的身份,讓我在這兒驕傲地以音樂人的身份繼續創作。正因如此,我更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

不過是十年前,Phil幾乎賭上一切越洋來港,只因喜愛這片土地,但文化上差異,著實令他吃了不少苦頭。「起初真的很難適應香港的生活節奏,這兒的人流很多但又充滿著很多隔膜,娛樂選擇豐富但人好像不怎快樂,這些都與我過往生活過的加拿大小鎮有著天淵之別。」
受西方教育的薰陶,Phil擁有一點「鬼仔性格」,以為只有生活需要重新適應,想不到連音樂上也連連碰壁。「我學習鋼琴和色士風出身,比較注重旋律節奏,凡事感覺先行。但在香港要唱好廣東歌,亦相當講究字正腔圓,詞曲兩者皆達意才能感染別人。我以前中文咬字不準,需要下比常人更多的苦功練習。」
問到為何執意來港發展,Phil認為香港人太習慣生活於這個城市,忘記了很多美好都是得來不易。「每次跟外國朋友閒聊,他們都會對香港的繁榮熱鬧感到趨之若鶩。只要你曾經在外國的小鎮生活過,就一定會明白這個地方有多有趣。」方便、快捷、免稅,香港的優越之處不能盡錄,但最叫Phil迷戀的,一直都是香港的創意文化。「隨意問一個在外國長大的華人,都一定看過香港的電影電視。而我個人就是聽著廣東歌長大,即使身在外地,亦能透過這些作品認識香港文化,更是我學習廣東話的教材。」豐富而獨特的中西文化在國外被視為碧玉瑰寶,但在香港又有多少人會珍視呢?

去年林奕匡勇奪叱咤樂壇唱作人金獎,耕耘多年,音樂成終獲得肯定。
成熟就是留有餘裕 生活向來都是創作人的靈感來源,由《Good Man》、《高山低谷》去到《有人共鳴》、《安徒生的錯》,還有今年剛推出的《Songs of Love》,透過歌曲,我們除了可以見證歌手的歌藝進步,亦能看出Phil階段性的心境變化。「在低潮期會以不忿和展望為題,後來生活隨視野跟著轉變,創作主題開始聚焦家庭和社會現象,歌曲《一雙手》描寫的就是辛苦養大我的父母。今年計劃婚事,就以全情歌來製作新的大碟,刻劃我心中的愛情世界。」無論主題怎變,Phil都希望不停為樂迷帶來驚喜,拒絕固步自封。
不再年輕,人就會衡量自己工作與生活的比例。「以往太過Career oriented,錯過了很多與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刻。現在稍有餘裕就會想預留時間理順私事,成家立室後,更希望投放更多時間給家庭。」很多人說成熟的男人是懂得分輕重,其實最重要的是有能夠依賴的肩膀。2017年的林奕匡,積極享受生活的每一秒,笑言「Work Hard, Play harder」。
歌手的歌單 每位唱作人卸下演出的身份,本身都是一個歌迷。未知林奕匡私底下喜愛聽甚麼樣的歌曲?「廣東歌和國語歌陪伴著我成長,「歌神」張學友和「天后」JOEY的歌都是我的不二之選。而台灣的創作人如周杰倫、王力宏和陶喆等,就給予我很大的音樂啟蒙。」Phil表示當時大膽隻身來港,亦是因為相信創作歌手的可行性。「有人做得,自然有希望去嘗試。」

成名作《高山低谷》,MV在YouTube已有逾千萬點撃,寫下近年廣東歌中的經典。
樂壇不缺歌手 流行音樂文化一直在蛻變,過往是天王天后獨領風騷,今日就以選秀節目來比拼歌藝。儘管形式化,但仍有不少歌手抓緊那三四分鐘的站台機會,一展歌喉。沿走唱作路線的Phil,深明歌藝比賽並非他杯茶。「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去比賽,一方面我會思考音樂應不應該量化成分數,以理性冰冷的數字來評定好壞;另一邊廂,比賽講求短時間內的情緒爆發,但我個人較慢熱,喜歡一步一步建立氣氛的音樂,聽眾需要花多點時間去咀嚼細味。」
常說香港樂壇風光不再,Phil以業內人的身份,感嘆市場從不缺歌手。「選秀節目中,大家都會選擇翻唱名曲來展露歌藝,歌曲最重要是好聽,一鳴驚人。鮮有人從曲詞出發,唱出專屬於自己的故事。」每次比賽選出一堆素人歌王,但只為樂壇帶來更多翻唱的翻唱。樂迷一直渴求有內容兼能令人產生共鳴的創作,《高山低谷》和《有人共鳴》等歌曲的迴響,正正反映了我們需要更多有意思的原創曲目。

寫一封信 寄給十年前/後的我 林奕匡在一次訪問中說:「即使生命可以重來,大概也不會改變過去。」今次,我們邀請他穿越時空與過去和未來對話。如果要寫一封信寄給過去的自己,你會說甚麼呢?
「致十年前的我:剛從加拿大來港的林奕匡,請繼續相信自己,未來會有很多挑戰,And it’s not gonna be easy. Work hard and work with your heart.」
「致十年後的我:緊記保持身體健康。男人四十,應該是最人生Fit的狀態。我希望你能保持開闊的眼界,勇敢接收任何新事情,凡事處之泰然。長大了,請給予家人安全感。工作以外,多抽時間發展自己一直擱置的興趣,賽車及旅遊,盡情感受世界。」-2017年3月 林奕匡
TEXT:一樹
PHOTO:Wai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