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ross Café:冰室進化論】

  • Writer: 1chiki aoba
    1chiki aoba
  • May 26, 2017
  • 3 min read

不知從何時開始,北方傳來一陣冽風,自此香港亦高舉著「發展是硬道理」的旗幟,大廈倒的倒,街道拆的拆。升斗市民默許適應,只因文明是種進化。然而,保育真的等同拒絕變改嗎?Studio Unit最新的室內設計項目Cross Café可能是最佳反駁。

首次以香港風味為主題,設計師重塑懷舊的冰室餐廳之餘,亦不忘注入現代元素,當中傳統和創新之間的平衡該如何拿捏?團隊的掌舵人Vivien說:「我們認為在保存冰室傳統外,還要考慮怎樣迎合時代的變化。所以我們沒有完全複製出一個50至60年代的冰室,而是作一場冰室進化的實驗。」

21世紀創新冰室 你問我答

Vivien Liu

Director of Studio UNIT Ltd

────────────────────────────────────────────────

Q:當初為何會構思出冰室主題?

V:Cross Café是我們為客戶度身籌劃的室內設計項目。起初知道餐廳會用十字牛奶做主題,我們立即想起與這個香港老字號一起成長的好時光;他們的樽裝牛奶,相信是不少香港人童年時的集體回憶之一。是以我們選擇冰室這個代表老香港風味的場所,讓客人感受時光倒流的復古情懷。

Q:為了還原冰室風格,你們事前如何搜集資料?

冰室在今日的香港買少見少,為了忠實還原冰室風格的室內環境,我們設計團隊事前就從城市各地搜集資料。以我個人為例,我喜歡發掘都市中經常被忽視的「文化遺產」,平凡如街上的霓虹招牌、士多、唐樓、鐵閘甚或街招,我都會悉數拍下存檔。Cross Cafe裡出現的復古元素,靈感其實來自我平日對城市的觀察和紀錄。

Q:設計取材自王家衛電影?

V:王家衛的作品總予人一種絢爛迷幻的感覺,令觀眾不自覺墮進他戲中的色彩世界。他的著名作品大多以50至60年代、或9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在他的鏡頭下,昔日的香港顯得分外浪漫和淒美,充滿可能性和遐思。我們借鑒了王導的風格,因為希望營造出相似的環境和氣氛,帶大家回到過去,同時將香港獨有的地方文化傳揚至世界各地。

餐廳的設計復古簡約,用色亦相當精簡,只有紅、黑、白三種顏色。「概念源自十字奶的玻璃樽,白色代表牛奶,紅色是商標顏色,而黑灰色就來自樽蓋鋁箔的陰影部份。」

Q:冰室為香港50至60年代的傳統咖啡館,從中反映出甚麼時代特色?

V:印象中的50至60年代沒有現今那麼商業化。近代的商業發展令香港繁榮,但也犧牲了很多饒富文化價值的事物,冰室就是其中一項。今日的社會,小企業難以承受租金壓力,缺乏競爭力。企業式大集團壟斷市場,凡事推向統一化、標準化,在一式一樣的裝潢下,賣同一款商品,致令香港各區的地方特色及個性日漸消弭,失去昔日東方之珠自豪的色彩和活力。

Q:你們致力推動傳統建築的保育,從中設計擔當了甚麼樣的角色?

V:在每個設計項目開始之前,我們都會研究一下建築位處的地區,確保成品緊扣該地的特質和歷史。Cross Café位處於港島西營盤,一個中西文化的交匯地,所以我們在傳統的冰室元素以外,同時加入生鐵、磚頭、混凝土這些外國流行的工業風格物料,營造出這區中西合壁的複雜性。如果今日Cross Café在另一個地區開業,那出來的成品定必截然不同。

Vivien指,他們並非單純地複製傳統冰室元素,設計更考慮到地區文化特質,才能建構出一個貼近生活的設計空間。

Q:傳統和創新是互相取代,還是兩者皆可共存?

V: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不變的,所有事物都要跟著時代去改善、調整和進化。Cross Café是一場實驗,我們抽取一些具文化價值的元素來活化重組,並注入年輕一代較易關聯的設計及設備。例如黑白紅的簡約色調能將空間變得更具時代感,由畫家Alana Tsui操刀的壁畫則是城市氣息的來源。傳統的冰室環境,經過現代設計思維的修繕改革,結合出來的畫面明顯更豐富有趣,耐人尋味。

Cross Café必看細節之一,為舊式手寫膠片餐牌。由伙記每日手寫,隨時段變更餐單,屬香港冰室文化的符號標誌。

餐廳內的窗框、菜單以至地磚都力臻復古,令客人感受到昔日冰室餐廳的懷舊風味。

Cross Café(十字冰室)

地址:西環西營盤高街48-78號恆陞大樓地下12號舖

電話:2887 1315

​Text: 一樹

Photo: Studio UNIT Ltd.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