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性別留白.草場閒談

  • Writer: 1chiki aoba
    1chiki aoba
  • Aug 25, 2017
  • 5 min read

性別議題,最難約訪的主題之一。遇過不少具代表性的人物,卻一一婉拒掉拋頭露面。無他,鏡頭前,打破了一個性別框架,卻又很容易在訪問中建立另一種屬性定型,更遑論曝光後的種種斷章取義。不是人之常情嗎?關於自我,人總能輕易以排除法推論「我不是A、不是B、不是C......」,但若然要以短短一句歸納自己,極難。不是害怕太赤裸真誠,就是怕拿捏不準語言的分量。人每分每秒都在改變,性別又好,個性亦然。與其執意定性,何不從容留白?

小風、Toby和Candice三位在性別議題中各有體會的人士,本回聚首草場,不代表誰,也不被誰代表,烈日當空下,來一場沐浴於自由之風中的性別閒談。

小風:風 Toby:T Candice:C

Q:你對於自身的外型表達有甚麼看法?

C:談到性別與打扮,我認為男女兩性的確有著明顯的身材差異,隨著用家需求、剪裁本質上的不同而有所分類,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例如女裝襯衫都會預留胸部的鬆動位,男性用家就沒有這個需要了。但分類不代表是絕對的楚河漢界,一個開明的社會,亦不見得要將衣服與性別逐一劃上等號。

「美與不美,通常都與窮富沒有直接關係。坊間不是每個人都能動輒入手名牌單品,但只要有品味,即使在美芝(著名二手衣服店)揀一件$5的衫出來配襯也可以很美。」

T:我的穿衣哲學與時尚元素掛鉤,我希望衣服能為我的每一天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我欣賞時裝品牌煉就出來的美學,同時樂於嘗試無性別(Unisex)的組件和打扮,從穿搭實驗中獲得滿足感。例如知道今天要來草場拍攝,就特別戴上一頂CA4LA 的草帽,襯衫和長裙上的花紋都有互相呼應的作用,視覺元素都很適合這個炎夏。

風:很多人著重衣服本身的價值、設計,我反而覺得是人穿衣,人才是關鍵!所以我的穿搭都會以簡約設計為本,Simple is the best. 加上因為參與健美運動的關係,我時刻都要保持最Fit身段,我想我的外型表達亦是源自我對理想身段的追求吧。

生理性別為女性的小風,沒有進行任何摘除女性器官的手術,札實、陽光和健美的身段,是她心中的理想外形。

Q:曾因為外表而遇過衝突?

T:也許因為我今天的帽子太高了!在我來這裡之前,其實在地鐵站中就經歷了一番側目的洗禮。有時香港人很得意,當他們在公眾場所看到有人的打扮超出他們的理解時,例如男生穿裙子,或女生留很短頭髮,都會雙眼睜大全程盯著你看。

C:大概他們心中有很多疑問吧,卻又不敢開口詢問。大眾對非男即女的印象太牢固,假若有人離開了這個號稱為常識的社會性別分野,他們會認為你鬆動了整個兩性制度的基礎,例如看到娘娘腔的男生就會覺得「影衰男人」,危害到自身在社會中的性別地方。所以才如此執意為性別Assign相應的衣著,甚至禁止他人違反這套法規。

風:相信這是一種內化的心態,其實生活於這個社會中,少不免都會因為性別社會化的過程,而逐漸內化形成男女兩性的差別觀念,這一點亦見於性小眾群眾。最簡單的例子,是我們在工作上為了淡化矛盾,可能就會不自覺地配合大眾認知的「男」和「女」身份定位,大部份情況都普遍得大家早已不以為意。

T:我發現,每當因為穿著打扮而受到奇異目光的排斥,只要你說是「沒甚麼特別呀,因為Fashion。」他們就會醍醐灌頂般默默退場,才原來Fashion可以成為一切「怪異」的解釋,哈哈。

Q:有甚麼化解矛盾的方法?

風:其實除了間接轉移話題,大家通常會以甚麼方式來解決因外型打扮而引起的紛爭?分享一下個人例子。在香港的Gym場,我男女更衣室都會視乎情況而使用,熟悉我的員工當然都會知道我的情況,最常遇到的麻煩,往往都是來自其他更衣室的使用者。也許因為我現在的形態比較男性化,故每次進入女更衣室都會引來一番恐慌,尤其是中年婦女。她們不會直接攻擊我,大多都會三五成群在背後談論我的「異樣」,指控我的胸不是胸,沒有資格進入女更衣室等等,因為性別表徵的不同而產生種種恐懼與錯愕。

起初,我都會刻意回避這些尷尬的情況,但後來我發現,每當遇到這些疑惑與分歧,當事人本身亦可以主動打開話匣子,如直接開口向對方解釋:「我是一個健美運動員,所以身體才會這麼壯碩。」她們不是視你為妖魔鬼怪,只要打開話題,力求一些認知上的共同點(Common Ground),儘管是來自不同背景和性別認同的人,其實亦可以建立互信和尊重。猶記得有次對方知道我從女兒身練習到這種肌理後,表示十分驚艷,後來他更成為了我的健身學徒!

T:的確,以前我會很怕示弱,尤其是當自己無錯,於是兩方各不相讓。與其硬碰硬,幽默應對可能更好,又或如小風般曉之以理。只要大家跨過那道「非我族異」的心理關口,其實亦可以建立關係。

M:他我對立是否絕對?

風:沒錯,其實問題的重心,是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預設了一防線,將自己和大眾以我們(Us)和外人 (Others)兩個極端劃分對立,總認為對方不是我,不屬於同一個性別群組,所以就是外人,注定要回避交流,甚至互相敵視。這個絕對的二元對立關係(Binary),不也正是大家極力希望打破的男女性別二分嗎?值得我們深思。

C:常常提到外型上的性別框架,好像每一次都是針對LGTB族群,但其實要解放的不單只有性小眾,而是整個社會對不同外型打扮的包容度。就算是異性戀人士都應該可以從容穿著自己喜歡的服飾而不備受壓力。

M:不同個體間,有甚麼和諧相處的良方?

風:世界很大很大,在香港很多看起來很異乎尋常的事,其實在外國都普遍如日常。我這種女健美選手在香港為數不多,直至去到美國比賽,站在世界各地的頂尖選手身旁,我才切實地認知到甚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想,大家都應該嘗試保持開明的心,不要太習慣以預設的思維來判斷他人正常與否,自然可以見怪不怪。若然覺得自己不被理解,亦可以勇敢站出來,像我一樣,I am Happy to be different!

C:很多時,我們太快看到別人的不同,而忽略彼此的相同。簡單而言,我們都是人,都對幸福、和諧有所追求,會想有美好生活,會想談戀愛,有一個溫暖安樂的家。這些願望,相信無論是哪一種性別認同、性傾向的人都會共享。性別多元,並不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敵對或遊說的議題。我認為先要放下有色眼鏡,靜心感受,自然能夠和諧並存,求同存異。

後記:眼睛惹的禍

「兩性以外,中性之美。」對中性族群的尊重,建基於看見和認同他們的存在。籌備良久的專題,出發點,定於尋找和肯定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進而延伸出性別多元和平等相處的討論。訪問的尾聲,卻意外領悟針對的不應是大家的差異,而是共通點:想要快樂、想談戀愛、想有自己的事業和人生。大家都是社會中的一員,途徑和表達手法不同,無怪乎誰包容誰、誰遷就誰,只因如此,世界才繽紛多彩。性別,隨皮囊而來的分野,鬍子、肌肉、纖腰、乳房──鏡花水月,一切都是眼睛惹的禍。

MP570 Cover Story

Text: 一樹

Photo: Wai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