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未來,走路將成為過去式?】

  • Writer: 1chiki aoba
    1chiki aoba
  • Jun 16, 2017
  • 4 min read

《多啦A夢》中的竹蜻蜓、《星空奇遇記》中的傳送器以及《回到未來》中的磁浮滑板三者有何共通點?那就是在我們憧憬的未來世界裡頭,人類已經無需步行了。這個未來的光景並非那麼遙不可及。過去數年間,世界各地的科研品牌都相繼推出不同類型的個人代步工具,除了便捷易用以外,有些更注入環保元素及娛樂性,充滿發展潛力。我們不禁感嘆,走路已經成為過去式了嗎?

預告未來

《回到未來》系列有多經典大概無需多言,電影成功在影迷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說很大程度上因為其準確的預言性。電影講述主角Marty McFly巧遇來自未來的科學家,因而展開一場時空旅行。其中在第二集《回到未來II》(1989)呈現的未來世界中,就充斥著無處不在的相機、平板電視、視像聊天(Webcam)和自動加油系統等科技產物。有趣的是,這些當時人們預測的未來發明,現今已無聲無息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日常。

《回到未來II》中Marty McFly踩上未來的磁浮滑板,成就一場難忘的追逐戲。

夢想成真?磁浮滑板 Slide

提到《回到未來》,大家一定不會忘記故事中那塊驚世駭俗的磁浮板,踏著就能在空中穿梭飄浮,型格又實用。這項技術雖然尚未普及,但就催生出不少相關的科研企劃,概念相似的就有外國研究生設計的Magboard,但數到完成度最高的,必定是Lexus早年研製出的磁浮滑板Slide。

滑板Slide早前在西班牙實地測試,並邀請世界級滑板手Ross McGouran親身示範使用,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滑板Slide真真正正做到完全離地滑行,全靠內部的電路板及特製磁鐵外,更需要不斷散發液態氮冷卻,從而引發超導磁鐵效應飄浮起來。理論上的確與傳說中的磁浮滑板無異,但就需要在特定的金屬場地才能運作,更要不斷補充「燃料」續航,令產品最終無法普及,只成為Lexus一場夢幻的技術示範。

Slide需要液態氮來維持飄浮,每15至20分鐘就要填充一次,續航力成為了致命傷。

Slide在特定的金屬地面上才可完全離地懸浮,遺憾未能應用於生活。

達者為先

或許無需執意飄浮,設計「貼地」一點,用家容易掌握之餘,又能配合城市規劃,反而更快達標。外國早前就有設計師參考一百年前美國郵差使用的代步工具Autoped,注入現代科技和設計思維,重新改造成為專為城市人而設的smart ped,並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中成功取得網民支持,在公共交通工具和行走之間闖出新的思路。

Smart ped採用可摺疊設計,摺合後體積減少約一半,方便攜帶上火車和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

Smart ped設計理念簡約,設有前後兩輪,操作亦如滑板車一般簡單。只要輕輕一推,後輪內置的智能感應器就會啟動,系統將按照你起步的力度而持續行駛,期間無需再花費力氣推動。加上Smart ped全靠電力驅動,環保又潔淨,與現今流行的綠色生活概念契合。用家亦可透過智能手機連結Smart ped系統切換模式或上鎖,連傳統的單車鎖鏈都省去,目的就是打造成為人手一台的城市座駕。

設計師希望Smart ped能成為上班和遊走城市的短途代步工具,節能減廢。

滑板車非現代專屬!

很多人都會視滑板車為孩童玩具,又或以為是近代新發明,其實早在一百年前的美國就已經有其身影。當年紐約郵差就會使用名為AutoPed的機車代步送信,輕巧窄小的機身酷似今日的滑板車,其實是為了方便他們穿梭紐約的大街小巷。奈何早期的滑板車設計尚未成熟,舒適度失奉又難以保養,直至1930年經過重新設計才引入市場,正式駛入普羅大眾的生活。

一百多年前,世界只有美國和德國生產類似的個人代步工具,率先為後世建立設計雛型。

相片攝於1915年,當年美國郵差主要使用Autoped代步,機器採用4軸引擎驅動前輪,是為Scooter的前身。

優秀代步設計賞

其實無論是磁浮板抑或是滑板車,無非都是為了改寫「迫巴士、迫地鐵」的慣性困局,讓我們能以更聰明和舒適的途徑在城市中遊走移動。現在就來看看近年一些值得關注的優秀設計吧!

城市巨輪 - Scrooser

如果說滑板車是小孩玩意,那麼這款產自德國的Scrooser絕對是滑板車界大哥。產品前後設有兩個大車輪,讓騎行技巧不佳的用家也能保持平衡,確保安全。型格硬朗的外型下,其實暗藏電池提供動力續航。在低速的情況下,用家可當一般滑板車使用,當時速超過2公里時,後輪的發電機就會啟動維持速度,最快時速可以達到25公里。用家可因應路況而自由調整速度,堪稱滑板車和電單車二合為一。

除了一般站姿之外,Scrooser還可以像電單車一樣坐著駕駛。

SCROOSER ELECTRIC SCOOTER PRIME $5,299 USD

輕巧之最 - Walkcar

主打輕巧的科技產品多不勝數,但這款只有13英寸平板造型的walkcar可謂實至名歸。Walkcar由日本設計師研發,起初因為體積過小而不被看好,後來品牌眾籌成功,這款由一塊鋁金屬板及四個輪子所組成、超級便攜的WalkCar才得以落地行駛。WalkCar機身為碳纖維製,重量只有2.8公斤,不使用時可以輕鬆放進手袋裡。雖然機身輕巧,但WalkCar仍能承受120公斤的重量,上斜路亦馬力十足。

Walkcar利用重心感應來控制前進後退,落地便會立即停止運作。

Cocoa Motors walkcar 10萬日元

暢遊上機 - Modobag

每次出遊前,朋友間都會打趣說「將我一併放入行李箱運送出國」,未知美國的設計師是否聽得明這個笑話,才創作出真正能運載人的行李箱Modobag。以往都是人在推行李,Modobag的設計就反其道而行,提供足以運送260 lbs的馬力,用家只要安坐在行李箱頂,就能連人帶行李一同輕鬆前進至登機閘口,未出發就先享受渡假之悠遊感覺。

Modobag的設計目的,是讓用家在登機過程中也能輕鬆自在。早前設計吸引外國名嘴Jimmy Kimmel在節目中大玩競賽遊戲,正好反映出其玩味性。

Modobag $583 USD

MP #560_Techno_4P Text: 一樹 Photo: 網路圖片

Comments


bottom of page